“中風”,大家都不陌生,很多人可能覺得這屬于“老年病”。但是,近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,腦中風已逐步年輕化,青年中風發病率逐年攀升!
對于中風患者,時間就是生命,越早治療,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。以下7個身體細節表現可能是中風先兆,一定要加以重視,尤其是老年人以及“三高”患者。

這是最常見的先兆,單眼突然發黑,看不見東西,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,醫學上稱單眼一次性黑朦,是因為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,是中風的信號。
如果無疲倦、睡眠不足等原因,出現連續打哈欠,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、缺血,引起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,是中風的先兆。

腦供血不足時,人體運動功能的神經失靈,常見癥狀之一是突然說話吐字不清,甚至不會說話,應引起重視。還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、伸舌偏斜都要注意。
中風前會反復出現瞬間眩暈,突然自覺頭暈目眩,視物旋轉,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,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,俗是中風的先兆,應及早診治,防止中風發生。
身體出現肢體麻木,如還伴有頭痛、眩暈、頭重腳輕、舌頭發脹等癥狀,或有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,應多加以注意,警惕中風發生。

經醫學觀察,排除外傷、炎癥因素,高血壓病人反復鼻出血,可能會發生腦溢血。這可能是由血壓不穩定引起的,不早日干預會增加中風的風險。
如:嗜睡,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現象,要高度重視,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。精神狀態發生變化性格一反常態,如: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力衰退,均與腦缺血有關。當然,除了要重視以上7個細節,還要學會中風急救知識,關鍵時刻能救命。
遇到突發腦中風,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,并記住患者發病的具體情況,如:發作的具體時間,是否嘔吐,意識情況如何等。

作為患者家屬,一定要保持鎮靜。如果病人是清醒的,盡可能地安撫患者,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壓力或因情緒緊張導致升高血壓,而加重病情。
患者突發中風時,一定要平穩放置患者,可選擇側臥,若要平躺,應將其頭偏向一側。
如果患者有活動式假牙,要記得取出,避免其可能掉入咽喉、阻塞呼吸道。
如有嘔吐現象或是想要吐的樣子,務必讓病人側躺,以避免嘔吐物誤入呼吸道,造成呼吸阻塞或是吸入性肺炎。注意側躺時讓癱瘓側在上方。
如有抽搐發作,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上下牙間,以防咬破舌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