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,如果沒有在早期進行干預,會引起多種心腦血管疾病,如:心肌梗死、腦中風等,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。
所以,我們要充分認識高血壓,日常生活中不僅要監測血壓,還要注意其癥狀,做到早發現早治療。那么,高血壓究竟有哪些癥狀呢?頭暈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。有些是一過性的,也有些是持續性的,如:突然感到天旋地轉,站立不穩,抬腳費力,甚至摔倒在地上。但也有些人眩暈感不明顯,有點類似于喝酒后站不穩的感覺。
高血壓帶來的頭痛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,甚至有炸裂性劇痛。常在早晨睡醒時發生、起床活動及飯后逐漸減輕,疼痛部位多在額部兩旁的太陽穴和后腦勺。

失眠也是較常見的癥狀,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或早醒、睡眠不實、易驚醒,這與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。
早期多不明顯,但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加重,主要表現為注意力易分散,近期記憶減退,而對過去的事卻記憶猶新。
常見手指、足趾麻木或皮膚如蚊行或項背肌肉緊張、酸痛,部分病人常感到手指不靈活,一般經過治療后可好轉。但若肢體麻木持續時間長,而且固定出現在某一肢體,并伴有肢體乏力、抽筋時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。

有的患者還會出現惡心、嘔吐的癥狀,這主要是因為高血壓腦病所引起,即腦部細小動脈長期痙攣,導致腦內液循環障礙。
有些高血壓病人就會出現眼睛發紅的情況,尤其是血壓升高的很明顯。除了眼紅,高血壓對視網膜的損傷更大,血壓持續升高會傷害視網膜供血的血管,導致視網膜發生病變,最主要的表現就是看東西不清楚。
高血壓會使血管彈性減退,脆性增加,故容易破裂出血,其中,鼻出血較多見,其次是結膜出血、眼底出血等,據統計,在鼻出血的病人中,大約80%患高血壓。

焦慮、緊張、憤怒、驚嚇、恐懼、壓抑等都是高血壓的誘因。有研究指出,當人處在暴怒、激動的情緒中時,人的血壓會急升30毫米汞柱左右。因此,平時沒事做做深呼吸(應激激素會使血壓升高,緩慢地呼吸可以降低應激激素)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,以保持良好的心態。
富含鉀的食物是降血壓的重要部分,每天攝入2000到4000毫克的鉀,例如:紅薯、番茄、土豆、香蕉、豌豆、哈密瓜和干果等。

尤其是快走,有專家指出,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多練習快走,可幫助我們有效的起到降血壓的作用。
寒冷會使血管收縮,導致血壓升高,尤其在冬天高血壓的發病率會明顯上升。因而,高血壓患者應在冬季作好保暖工作,特別是四肢和頭部。
高血壓伴頭暈頭痛患者,可遵照醫囑聯合用藥,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頭暈、頭痛癥狀。